一、名称
沙捞越州(SARAWAK, MALAYSIA)
二、地理
地处东经109.3度至115.4度,北纬0.5度至5度。位于加里曼丹岛、婆罗洲西北部,北临南中国海,南与印度尼西亚的西加里曼丹接壤,东与文莱及沙巴州交界。气候炎热多雨,分雨旱两季,受东北季风影响,从11月至4月为雨季,受西南季风影响,5月至10月为旱季,日最高气温为摄氏34度,最低气温为22度,平均27至28度。
三、面积
12.445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37.5%,接近整个西马来西亚面积(西马面积为13.1597万平方公里)。
四、人口
约250万(2023年数据)
五、民族
沙捞越州有27个民族,主要为伊班族(又称海达雅),人口71.77万,占州总人口的28.6%;其次为马来族,人口63.24万,占州总人口的25.2%;华族位居第三,人口58.72万,占州总人口23.4%;比达友族(又称陆达雅)和马兰诺族各为19.80万和12.65万,占州总人口7.92%和5.06%。
六、宗教
各民族有不同宗教信仰。马来族信仰伊斯兰教,伊班族、比达友族等其他土著民族多数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华族的信仰有民间信仰、佛教、基督教或天主教等。
七、语言
沙捞越州官方语言为马来语和英语,华语普遍使用。华人中闽南和客家方言使用较广。
八、行政区划
共12个省。州首府为古晋(Kuching),又称猫城,古晋市又分南市和北市。南市以华人为主,北市以马来人等当地土著为主。
九、历史
历史上,沙捞越原属文莱统治,后文莱统治者将一些地区交给协助平叛的英国人詹姆士·布鲁克管理。1842年,布鲁克在古晋建立“拉者王朝”。起初,沙捞越领土仅限古晋省,后在第二代拉者查尔斯·布鲁克统治下,沙领土不断扩大,形成现今沙捞越版图。1941年12月,古晋被日本侵占,并改名为“久镇”。1945年9月11日,日本侵略军被赶出沙捞越。1946年7月1日,“拉者王朝”统治者将沙捞越让渡给英国,成为英殖民地。1963年7月22日,英国将部分管理权交还沙捞越。1963年9月16日,沙捞越与马来亚、沙巴和新加坡(于1965年退出)共同组建马来西亚联邦,沙捞越自此结束殖民统治历史。
十、政治
(一)州元首:最高统治者为州元首,由马来西亚最高元首任命。现任州元首:敦丕显斯里旺朱乃迪(TUN PEHIN SRI DR. HAJI WAN JUNAIDI BIN TUANKU JAAFA),2024年1月26日就任。
(二)州总理:从当选的州立法议员中产生,由州立法议会中占多数议席的政党党魁出任。总理有权委任州内阁成员。现任总理:丹斯里拿督巴丁宜阿邦佐哈里(DATUK PATINGGI TAN SRI (DR) ABANG HAJI ABDUL RAHMAN ZOHARI BIN TUN DATUK ABANG HAJI OPENG),2017年3月接替去世的阿迪南·沙登任沙捞越第六任首席部长,后更名为总理,2021年12月当选连任。
(三)州立法议会:沙州立法议会共有82名议员,为马来西亚各州议会规模之最,每5年选举一次。2021年12月举行第12届州选。现任议长:丹斯里拿督阿玛默哈莫·阿斯菲亚(TAN SRI DATUK AMAR HAJI MOHAMAD ASFIA BIN AWANG NASSAR),自2000年11月15日起。
(四)州政府:州行政长官为总理,另设3名副总理,日常事务由州务秘书负责管理。州政府共设13个部委。
(五)政党:由沙捞越政党联盟(GABUNGAN PARTI SARAWAK, 简称GPS)执政,成员有:
1、土著保守联合党(PARTI PESAKA BUMIPUTERA BERSATU,简称PBB)。
2、沙捞越人民联合党(SARAWAK UNITED PEOPLES’ PARTY,简称SUPP)。
3、沙捞越人民党(PARTI RAKYAT SARAWAK,简称PRS)。
4、民主进步党(PROGRESSIVE DEMOCRATIC PARTY,简称PDP)。
主要反对党:民主行动党。
十一、经济
据马来西亚统计局数字,2023年沙捞越州进口额为308亿林吉特,出口额为1116亿林吉特,GDP为1424亿林吉特,增加1.2%,占全国GDP总量的9.1%。沙州经济主要包含服务业(占38.3%)、制造业(占26.5%)、采矿及开采业(占20.8%)、农业(占10.6%)、建筑业(占3.6%)。
沙捞越州自然资源丰富。全年降水量充沛,境内有马来西亚最长、水能最大的拉让江,水力储量约为28000MW。森林覆盖率维持在62%—65%之间,木材、橡胶、油棕、胡椒等重要经济作物在马来西亚占重要地位。油气、矿产等资源丰富,民都鲁省拥有世界最大的液化天然气(LNG)综合中心,硅砂、高岭土、铝土、锑、铜、铅、锌等亦储量颇丰。
沙州政府信用等级良好,社会和谐稳定,是中国企业“走出去”较为理想的目的地之一。
十二、侨情
沙捞越州华人58.72万,占总人口的23.4%(马来西亚国家统计局2023年数据),为沙州第三大族群。从19世纪起,华人开始大量移民沙捞越。第一批移民主要为客家人,最早在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的坤甸、假狮和三发从事开矿,后到沙捞越的石隆门和英吉利里地区从事务农和开矿活动。第二批移民由海路抵达,大部分在古晋省登陆,多数是潮州和福建人,主要从事对新加坡贸易活动。第三批移民于1900年应拉者查尔士·布鲁克邀请而来,协助开发当地资源,多为劳工。沙捞越最主要华语方言是客家话,其次是粤语和闽南话。
沙捞越州最具影响力的华人社团为沙捞越华人社团联合总会(简称“沙捞越华总”),是沙捞越州古晋三马拉汉西连、斯里阿曼木中、诗巫、美里、林梦、泗里街、加帛、民都鲁、沐胶等9个地区华人社团总会的联合社团,拥有包括地域、文教、宗教、慈善体育及联谊等在内的公会社团464个。
十三、教育
沙捞越州有13所公办高等院校,20所民办高等院校。其中比较著名的为沙捞越大学(Universiti Malaysia Sarawak)、沙捞越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arawak)、斯威本科技大学沙捞越分校(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arawak Campus)、科廷大学沙捞越分校(Curtin University Sarawak Malaysia)。按教学语言划分,沙捞越州中小学校分英语、马来语、华语三类,其中英语类为私人承办的国际学校,马来语类为政府承办的国民型中小学校,华语类为华社承办的华文独立中学和享受部分政府补贴的国民型华文小学。华文教育在沙捞越州比较发达,全州有14所华文独立中学、约223所华文小学。华语在华人中比较流行,多数人会讲普通话。
2020年12月,沙捞越科技大学孔子学院在诗巫成立,为沙州第一所孔子学院。
十四、媒体
沙捞越州新闻媒体主要有:成立于1954年的沙捞越广播电台(RTM Sarawak),针对沙捞越多元民族的特点,设有英文、马来文、达雅(伊班)文和华文等语种频道;4家主要华文报纸,分别为《星洲日报》《诗华日报》《国际时报》《联合日报》;2家英文报纸,分别为《婆罗洲邮报(The Borneo Post)》《新沙捞越论坛报(New Sarawak Tribune)》等;沙捞越州政府于2020年10月成立沙捞越电视台(TV Sarawak)。